纵观A股市场对庄家行为的划分,2003年前基本属庄股时代。此前A股市场券商群体为最大投资机构群体。当时机构的粗放经营和监管缺失导致坐庄一时 风气盛行。那时A股市场普遍存在一个庄家,重仓控盘持有某个股票进行反复运作。[所谓控盘,不同时期有不同定义,真正要达到控盘状态,庄家持筹要超过该股流通筹码50%以上。而现时如某主力持有个股流通筹码达到30%这已是高控盘了。03年后证券市场跨入迅速发展阶段,股票大量发行,证券投资机构出现爆 炸性增长。手持几千万的游私募资到规模过百亿的证券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至今2011年A股规模已位居世界大二大市场。市场的发展随之而变的是机构 群的巨大变化。证券投资基金现以成为A股的最大投资机构群体。
过去控盘式坐庄大量失败个案的影响,证券市场越来越严格的监督监管这些都大大 约束了机构坐庄行为。这几年 A 股市场进入一种混庄状态,大量 机构共同持有一股票时代出现。大部分基本面良好的蓝筹品种被各类投资机构共同持有。由于法律法规限制,接受 监督监管的机构谁也无法实现控盘式坐庄。这些机构唯根据自身情况实施自己的投资或投机策略。控盘式坐庄年代一去不复反!当然个别控盘式坐庄个股行为现时仍 然存在,在极少数中小盘股中仍然可看到地下私募以较高控盘度坐庄运作的痕迹。
反观过往历史庄股年代,但凡被庄家相中并入庄坐庄的个股,其中 长期涨幅都是惊人的。此现象深深印骆在大部分投资者脑海中。以至到现时看盘分析时其思维仍然被该现象所干扰。看到个股有机构进场时,总以为是大庄进去了。 这个股票肯定有大行情,该股必须大涨 30% 以上庄家才能顺利出货。
现在的坐庄则不同,事先在经过周密策划后,由一些利益集团共同实施方案,当这些坐庄机构,在相对低位吸纳比较充分的筹码后,便有意给一些千万以上资 金的,而不能够独立坐庄的大户透风,有时可以协议性的诱惑,甚至披露炒作的目标价位,让他们明白,如果适时介入确实有利可图,增强了加入的信心。由于同盟者的加入,当然每位都在底部吸筹,自然而然的就把股价给推高了,这样庄家也就达到他要拉升股价的目的。吸收他们同盟者加入有以下好处:
1,这帮同盟者买了股票后,锁码很稳定,都等待股价再拉升。这样就可以降低庄家对单一股票的资金周转的数额,同时由于股价提高了一些,降低庄家在该股上的风险
2,寻找那些有钱并愿意跟庄的大户,庄家利用他们的资金拉升股价,降低了由自己拉升的坐庄成本,而那些大户找到一个可靠的庄家而跟风,认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很愿意为庄家抬一段路的轿子。也是狼狈为奸,互利互惠。
3,大户也在想,庄家既然利用了我们大户拉升了股价,他坐了轿子,那么我为什么不利用中户拉升了股价,我们也坐一次轿子呢?于是,如法炮制,当中户拉升了股价,大户也坐了轿子。
到最后,推升股价最卖力气的肯定还是散户,而庄家,大户和中户一起坐散户抬的轿子。应该指出,近几年很多庄家对个股的坐庄,已经是联合很多力量共同对付散户,很少还有单打独吞的局面。
例 如,对于流通盘是5000万的股票坐庄,按照20%收集筹码即1000万股设想,联合5家机构就足够了,每家应该收集200万股,5家共收集1000万 股,若在8—10元箱底建仓,每家机构锁仓平均成本约1800万元,留有2倍于持仓成本金额即3600万元为将来炒作备用,这样一家机构只拿出1800 万+3600万=5400万元,就能对该股进行有效地调控。
所以现在的机构庄家坐庄,他们联合了一些可以联合的资金力量共同坐庄使用,这就 降低一个机构想坐庄炒作中的很大风险,形成四两拨千斤控盘的有利条件,近几年很流行,但是不是一般机构都能养得起的这些研究部门参入操作。即周密策划,统 一指挥,分进合击,分散在各个营业部的资金,各个操盘之间是不清楚老总的真正意图,只是严格按操盘指令操作,老总调度同盟者则集中表现对信息的利用上,这 完全是一个炒作工程。现在听到市场人士说,盘势常常让人看不懂,这就不奇怪了,他一个人怎么能够理解一个团队的谋略呢?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布局别人的思路。具体调控步骤的哲理仍然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的结局。
庄家操纵股价的真实流程为:在一次大跌之后选择价格较低,资金在一定价格区域内可以控制流通盘90以上的股票。这只股票最好在3年内没有摘牌的风险。
建仓:在计划区域内吸货,吸货期间尽量不露声色。当市场力量向上的时候,横盘打压直到将底部筹码增持到计划数量为止。
这时开始对倒,在底部放量,放量的水平最好达到日换手率30或者以上的水平,时间最好在两周以上,这样的目的在于引起市场注意的同时,为今后顶部放量出货留下伏笔。因为现在放量足以使之后的顶部放量不易察觉,这是因为现在分析软件全部采取最高相对比例柱状图标示交易量。所以,此时有高的交易量的柱状图则可以压低以后的柱状图。
拉升:快速拉升。通过对倒向上拉升第一天涨停,第2天接着涨停如果庄家底部筹码为10元那么第一个涨停就是1.1元,第2个涨停12.1在这两个停板的时候不会有人能够买到货的。
第三步实现最小利润。这个利润是除掉12%的融资成本,扣除印花税和手续费后的净利润。
第三天继续推高股价至8%以上但是要注意,今天绝对不能以涨停报收。在6.9%报收是最为理想的。这时候的账面利润已经累计为29.34%扣除12%的融资成本和手续费5%净利润为12.34%。第四天震仓将头一天的抛售的股票补回直到这个任务完成。
反映是价格震荡下行通常将价格调整到顶部价格到10元启动价格之差的0.25~0.382位置也就是11.73元左右,有时故意跌破11.70元。之后将价格再度推高以涨停的方式收市于12.87元次日价格再度以涨停报收14.16元。此刻筹码90%,扣除12%的融资成本和10%的交易佣金,净利润为20%。第四度涨停板报收15.58元,其交易佣金增加不会超过1%,利润增加13.16%,此时开始出货,每天换手率应该保持在6%到10%左右,价格平均涨副保持在4%左右。如果价格上升速度过快可以向下打压,在这个过程价格变化异常活跃经常出现,昨天上涨5%,次日下跌4%,但总体趋势依然以上涨为主,很多失败的双头最终以W底的方式完成向上突破。价格会长期停留在整数关口的下方。这期间通常会出现大笔的抛单,但是很快就被别人吃掉,细心的交易人员会发现这样的情景:卖一1000手;卖二50手;卖三40手;买一500手;买二500手;买三1000手,突然出现一笔成交成交价格为50手,显示红色,但是卖一却变成999手,而买一却变为450手了。这种情况通常是庄家的一种出货技巧,在卖出50手的同时立刻买入一手。但是在电脑软件中显示的却是内盘增加。一般交易人员很难察觉,即便察觉也会认为是其他的交易者再同时又布上了同样的手数。
以上是价格的第一波走势,在这一波中庄家的任务是完成资金成本12%。实现部分利润利润率通常为20%左右。这波完成后庄家依然控盘。开始配资——分仓。庄家广泛的接触各种中介机构,和各地券商联络配资配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高息以券贷款。券商通常愿意采取这种方式。即庄家把股票指定到同意配资的券商处,券商按照庄家指定过来的股票的市值,配上相同比例的现金(有的高达1:5)利息为12%。第二种,是庄家和非券商机构合作融资。融资金比例通常大于1:2.不计利息。庄家承诺如果操作失败,首先用自己所质压的股票弥补损失。当所质压的股票无法弥补损失时有融资方承担。相反如果产生利润则按照商定的比例分成。通常庄家四成对方六成。
分仓的目的在于扩散消息,扩散消息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在高位接货,当配资完成后。庄家的第一步是迅速拉升价格并在高位将自有资金套现,接货方是合作机构和其他市场参与者。这时候股票日益出现情绪化的波动,如果大盘一旦继续向好,庄家只需在一个价格区间对倒几把,就会将价格推高,在这期间庄家不断的抛售手中的存货。当价格上冲20元的时候,庄家手中的股票基本已经抛售完毕只有很少的股票。但是,融资方的股票却还有30%。现在需要处理他们的问题了。这些股票的价格基本上是在16元一线接的货加上对倒的成本其价格应该处于17元的水平。
这时,庄家不再多进一股,只是不断的向上对倒这30%的股票。趋势出现盘整横盘,等待大势的支持和更多的圈外交易者继续进场。一旦将剩余的股票再度减仓至70%的时候,庄家会再度补回减掉的仓位突破20元。如此反复,直到大盘出现问题。这时价格通常已经在25元的一线了。
在以上的流程中每个庄家的操盘风格和设计手法会有所不同。但是职业庄家的共同点是对大盘走势的绝对依赖。很多人认为庄家是反技术的,其实是荒谬的。
摸清庄家弱点庄家影响股价的涨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关键因素是资金实力与题材策划,但最终都会落实到价量关系上。这种情况对于资深分析师来讲是有迹可循、有机可循的。由于上市的股票越来越多,目前套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不少职业机构都在加强操作技巧的研究,尤其是加强主力机构的动向研究,并为己所用,专家认为这也是中小投资者提高投资水平的关键。下面就沪深市场主力作的不可避免的技术弱点进行探讨。
选择分析的股票为1000万股以下,主要控股股东少,股份公司最好与集团公司有关联经营联系,基本面普通,同时含有可分配利润,次新股尤佳。由于职业庄家属于沪深股市活跃的主要力量,因此分析这些主力的迹象,应占据首要的地位。对符合上述股质标准尚在低位的个股应设立板块自选榜,在每天用固定时间以研究走势,对其利空消息、股价变动现象、量价规律关系进行重点分析跟踪。
由于券商机构的体制所限,多数券商机构的选股标准主要是基本面成长性最为突出的品种。
由于超级庄家的作目的的主要在于控制指数,赢利是第二位的,因此选股的标准主要是市场影响力大的大盘股。
进货时,庄家当然力图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成交。在进货的初期,主力的主要手段是制造一些非实质性的利空或大盘弱势打压股价,其股价的下跌速度会明显快于其他品种,并且没有本能性反弹,以影响原持股者的信心而低位抛出股票,这样使于机构吸货。在进货的后期,由于低位筹码已被庄家吸纳较多,这时候庄家会一方面抬高股价,另一方面又控制价格,使其涨幅不大。
股价小范围上升诱使获利者与缺乏耐心的套牢者将持股抛出,这样机构能达到更快的建仓的目的,在机构建仓时能量指标会逐渐上升,不管股价怎样运行都会是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机构庄家已有大量筹码,但机构担心有部分短线集中性的低成本的筹码由于种种原因未抛出,为了在拉升的初期更加顺利及在低位吃到最后的筹码,同时彻底击溃散户的持股信心,庄家会使个股走出较为激烈的上下震荡走势,其特征是走势吓人,但在低位停留时间不长,只须少量买盘便可上涨数个价位。
庄家的拉升初期会是较为专家猛的连涨方式,其后使参照某一个指标进行规律性的涨升,这个技术指标可能是均线系统、上升通道或是某个动静指标,通过仔细分析都能发现。在通过重要阻力区时,会进行窄幅震荡走势消化阻力,越过阻力后又将加速无量上扬。
拉升的主要特征是涨升有量,下跌无量,大盘强时不动,大盘整理时加速,具备独立走势。
(1)在高位反复横盘整理,K线经常带有上下影线)出现利好,加速高开上扬,并上下宽幅振荡。
1, 尾市一,二分钟突然拉升:①,庄家资金实力有限,无力提前拉升,通过尾市突然袭击,突破前期高点,省钱省力,保持良好图形短时间的需要,是信心不足的表现。这种手法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前一般不会出现,在股价趋势完成以后才比较常见。②,出了一天的货,把图形搞得太难看了,修复一下以备明天继续出货。③、以上两点都是常规的想象,防止庄家反向操作,不过可以断定庄家在演戏了。2, 尾市一,二分钟突然打压:①,故意造成难看图形,使日K线形成光脚大阴线或十字星,使恐慌者出局。②,准备第二天高开并大涨,挤身于涨幅榜,引起跟风盘。③,可能是庄家把低价卖给自己人。④,以上三点都是常规想象,防止庄家反向操作,看看股价的位置,可以断定个一二,不过可以断定庄家在演戏了。只要心里有数,让他表演吧。
①,突破关键点位,庄家不想由于红盘引起跟风盘,所以做成阴线达到震仓的目的。②,吸筹的一种方式。③,试盘动作,看看上方抛压是否沉重,这种看法占比例数多些。4, 瞬间大幅低开,甚至跌停,瞬间又拉起:①,收出阳线,使图形好看,便于出货。②,庄家把低价卖给自己人。
6, 瞬间打压,瞬间又回升:①,试盘,看看下方支撑得力度及市场的关注程度。②, 庄家把低价卖给自己人。③, 做长下影线,使图形好看,容易引起跟风盘。④, 庄家资金不足,抛出筹码以备后市拉升之用。
7, 钓鱼线——庄家利用对倒把股价开始一般保持在60°角度向上行拉至高位,吸引大量的跟风盘,形成鱼竿,然后突然抛出巨大的卖单,股价突然直线大幅跳水,形 成钓鱼线。两个图形合在一起就形成类似一根鱼杆栓着鱼线在垂钓的图形。如果接货不多,庄家可能还得拉升,如果接货多那股价就一泻千里。
8, 在买盘处挂有大量的买单——暴露庄家资金不足,企图依次引起跟风盘买入,把股价拉高。如果是庄家建仓并大幅拉升的话,隐蔽还隐蔽不过来怎么能暴露自己要买入呢?这样的股票都是庄家全线控盘或大多数筹码套牢在上方时,让跟风盘拉高一些,庄家准备好出货。
9, 2点30——45分开始拉升,量价配合非常完美,出现正常的价涨量增,涨势自然流畅,让人赏心悦目,成交量也呈现极有规律的持续放大,因为主力要在有限的 资金量下实现股价涨幅的最大化,所以在时间上多选择收市前半小时内完成整个拉升,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涨势非常强劲,上涨迫不及待。采取这种尾市的急拉,主要 是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引起大量的跟风盘,集中资金和筹码在短时间里交易,表现出庄家具有实力的姿态。在此情况下庄家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庄家并不想增大持仓 量,因为庄家看到上方有很大的抛盘,而是利用投资者喜欢的上涨图形有效抑制抛盘,二是庄家想要做高股价上面的空间已经有限,所以选择尾市,否则完全可以开 盘后拉升,就可以买到更多筹码,尾市拉升说明主力已无心恋战,三是尾市拉升不会给投资者充分的时间思考,一般会依据追涨心理行动,可见主力是想让市场持有 者持有,观望者买进才是他的真正的目的。采用尾市急速拉升的股票,一定是控盘程度很高的股票,庄家已不怕被散户发现,完全是通过这种手段尽可能的让人参 与,也就是说,此时庄家的目的多是出货,而此后股价的整体上涨空间已经有限,对于投资者而言,此时追高参与无异于刀口舔血。
以上论点,我认为是人人必知的素质常识,至于是正用还是反用,一定结合大盘的形式,股价的位置,庄家操作的手法,总之教是教不会的,学也学不全面,只有归结于个人的操盘经验的积累沉淀,具有丰富的操盘经验才能有得心应手的接招。